980x86.gif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质能 - 技术

美国瞄准以水藻为原料的新型生物能源

文章来源:凤凰网 | 发布日期:2009-09-09 | 作者:未知 | 点击次数:

生物能源在美国可再生能源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从1998年的43%增加到2008年的53%。国会2008年5月通过一项包括加速开发生物能源的法案,要求10年后把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燃油的消费量减少20%,代之以生物燃油。这需要每年生产350亿加仑生物燃油。2004年以来,美国生物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朝着从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中提取乙醇的方向发展,专家们称之为第一代生物能源。不过不少专家现在认为,美国有可能跳过以玉米、大豆为代表的第一代生物能源,直奔以水藻为代表的新型生物能源。

美国全国水藻联合会研发部部长维尔·瑟蒙德(WillThurmond)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从水藻中提炼生物原油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危机解除后,美国政府几度中断研究经费,有关项目未能推行。近年油价飞涨导致水藻研究提速,现在已进入研究与开发的最后成熟阶段。按照计划,2010年将启动多点示范工程,2011年将同美国军方和政府签订第一批政府采购合同,2012年将签订第一批商业合同,2013年将大批量商业生产并降低销售价格,2015年以低售价抢占市场份额,2020年将主宰生物原油市场。美国军方对开发水藻资源最感兴趣,因为其飞机、舰艇、坦克、装甲车等武器,是世界上消费柴油最多的“油耗子”。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新西兰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先后用掺有水藻中提炼的生物燃油的混合航空汽油试飞成功。

瑟蒙德认为,与第一代生物能源相比,新型生物能源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点:第一,玉米、大豆只能在可耕地上种植收获;而水藻可以在沟渠、池塘、海滩以及任何不毛之地上养殖,从而大量节省宝贵的耕地。这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二,在一英亩(约合中国六亩)耕地上种植大豆、欧洲油菜、棕榈,一年能够提炼出来的燃油分别为50、150、650加仑;而在一英亩水面上养殖水藻,一年能够提炼出来的燃油为10000加仑,后者分别为前者的200、69、15倍。这是因为大豆等农作物受季节影响,一年只种一季,水藻一般不受季节影响,而且繁殖得非常快,一天可以增长一倍。美国现有20多家养殖水藻的小企业,那里的农场主说,“千万别让中国农民掌握养殖水藻的技术,否则,十亿中国农民能把全世界的钱赚走。”第三,水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碳,因而能够净化大气,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现在美国专家提出在污染排放严重的企业,如煤炭发电厂周围,建设水藻养殖场,这样可以实现低排放乃至零排放目标,一举多得,既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又增加新的增长点。

去年5月,美国国会批准布什政府拨款10亿多美元研发生物燃油。奥巴马就职后,尽管美国陷入次贷危机和严重经济衰退,新政府毅然在刺激经济的计划中拨款约8亿美元加速生物燃油的研究与开发。三年来,美国能源部以合作伙伴的形式,注资约10亿美元支持生物能源研究项目,旨在2012年前出成果。这些科研经费有一部分流入有关水藻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美国政府还硬性规定,凡是在成品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生物燃油的炼油厂,其生产的成品油每加仑可享受一美元奖励。此举导致欧盟委员会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在6个月内对销售到欧洲市场的“美国生物燃油”征收29%的反倾销税和47%的反补贴税。美国民间对水藻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投资也非常踊跃,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一次就投入1亿美元。许多私人投资者认准这是一本万利的赚钱项目。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集聚在休斯敦的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代表,对美国加速开发新型生物能源——水藻,非但不反对、不反感,反而怀有极大的兴趣。他们不放过出席有关下一代生物能源的研讨会。他们在会上提出的问题比记者提出的还要多。他们所代表的世界著名石油公司,大多支持甚至投资参与水藻能源的研发项目。

美国全国水藻联合会会长巴里·科恩(BarryCohen)告诉记者,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水藻里可以提炼出生物柴油、汽油乃至航空汽油,水藻残渣还可以发电。从近期看,美国不可能生产出足够多的大豆、玉米提炼乙醇,欧洲也不可能种植出足够多的向日葵、油菜籽提炼生物原油。现在美欧生物炼油厂的炼制能力过剩,约有一半设备长期闲置,原因就是生物原料严重短缺。这为新型生物能源——水藻后来居上提供了天赐良机。从长远看,水藻里提炼出来的柴油、汽油最终有可能为美国所有交通工具提供燃料。如果说石油是黑色金子,那水藻则是绿色钻石,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