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38737954620425.jpg
热门关键词: 广州能源所 百度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信息

新能源并网消纳分析与展望

文章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 发布日期:2025-02-28 | 作者: | 点击次数:

2月27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的“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代红才就新能源并网消纳进行了深入分析。

代红才介绍,2024年,我国全口径发电量9.9万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9%,占总发电量的18.5%,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新能源对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六成。而其中,太阳能发电量8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7%,占总发电量的8.5%,对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1%。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成果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已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的新阶段。然而,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涌现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1、新能源电量占比接近20%,局部地区超过40%,系统运行机理和平衡模式深刻变化,电力供应保障与新能源消纳问题交织共存。

2、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在源网协同、系统安全等方面问题日益凸显。

3、电力系统调节资源相对不足,系统调节能力及灵活性短期难以根本改善。

4、适应新能源出力特性的市场机制亟待优化完善。

进入2025年,国家发布了《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标志着新能源全面实质性迈入由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将对新能源发展、消纳、电力市场建设与运营产生深远影响:

一、新能源的发展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十五五”末将再次翻番。考虑能源转型提速、行业产能充分释放、地方发展更高诉求等因素,新能源发展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继续保持年均3亿千瓦的高速增长态势。初步测算,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总量将在现有规模上翻。

二、局部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将持续增加,同时经济弃电成为新能源消纳中的新挑战。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进一步提升,部分省区新能源利用水平将呈现下滑趋势。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和电量比例持续增加,进一步增加了负荷侧消纳能力、电网侧调节能力和跨区通道承载能力等系统调节能力,利用率等消纳指标持续承压,预计局部地区新能源消纳矛盾将持续突显。

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新能源经济弃电可能大幅增加。136号文进一步明确新能源参与市场后因报价等因素未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利用率统计与考核。随着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或出现发布的新能源利用率明显高于实际利用率的情况,新能源尤其是光伏投资主体需进一步关注因市场因素形成的经济弃电问题。

三、机制电价为新能源全面入市提供一定收益保障,但仍需要制定合适的交易及灵活资源配置策略。

四、以源网荷储一体化为代表的“新能源+”业态模式大量涌现,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但目前仍需进行规范引导,以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中国新能源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能源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能 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能源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综合动态 更多